2-2
方文杰在大巴车上把郭忠仁的《无声》又阅读了一遍,又用手机刷了一会儿微博,发现这个默默无闻的作家因他的死亡而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微博里很多人都在讨论这本书,但是人都死了,讨论这些也没有任何意义。
他到的时候,刚好是中午十二点,郭忠仁的母亲在他上车之前就给他打过一个电话,说当天会有一个从北京来的编辑来接他——这个编辑前一天晚上就到了。
他知道这个人,听郭忠仁提起过,但一直没有机会联系。
他下车的时候,因为前一天下雨的关系,露天的车站地面有些积水,阳光反射出来的光晃得他有些睁不开眼睛。
他原以为这个编辑会拿着标着“方文杰先生”
或是其他牌子等他,但并没有,甚至连他的人都没有看到,这让他有些气馁,但一想到是来参加葬礼,而不是参加自己的新闻发布会或国际论坛,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拨通了这个编辑的电话,告知了具体的位置,就站在路边等着。
刘德伟到的时候,摇下车窗,问:“是方文杰吗?”
方文杰说:“是。”
刘德伟打开后备厢,说:“你好,我是刘德伟。”
方文杰把行李箱装在后备厢中,一开始想拉开后座车门,想到有些不妥,就把门关上了,然后拉开前车门,坐了副驾驶座,系上安全带,说:“你好。”
每个朋友、仇人都是从一句客套中的“你好”
开始,无一例外。
而不管学习什么语言,除了是自学的脏话以外,其他的第一句话也都是“你好”
。
在陌生的地方开车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无论去哪儿都需要导航,街道过于热闹,刘德伟开得小心翼翼。
他也不太清楚这到底是因为是在陌生的地方还是因为郭忠仁刚因车祸死亡,也许两者都有,人们大多习惯因他人的不幸而反躬自省。
方文杰觉得车里有些热,于是打开了车窗,问能不能抽根烟。
刘德伟给他指了一下放在挡风玻璃前的烟,方文杰拿了一根,说:“我也是抽这个。”
太阳似乎发了高烧,热得要命,但因为前一天下雨的关系,空气又非常潮湿,衣服像是随时能拧出水一样。
街道上挂满了各种标识牌,方文杰按着导航很慢地前行。
在准备往高速公路那边行驶的时候,他想到回去应该也要近一个小时的车程,于是问了一下方文杰要不要先吃饭。
方文杰说,好。
于是刘德伟又掉头返回市里,找了一家餐厅,停了下来。
餐厅不大,里面的人并不多,服务员介绍菜品的时候看到他们两个人心情有些沉重,就想讲个冷笑话调节一下气氛,但他讲得不是很好,刘德伟和方文杰面面相觑,谁也挤不出一点笑容。
服务员也有些尴尬,赶紧简单介绍了一下他们店里的招牌菜,迫切地想远离这个尴尬的局面。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