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伟
1-1
刘德伟从家里出门下楼的时候,总觉得忘记了什么,于是又返了回去,但发现什么都没有忘。
很多时候都是如此,记忆总会出现偏差。
他床头桌上摆着烟灰缸,烟灰缸上搁了几支已经抽过的香烟,一支还燃着,旁边放着一杯可乐。
可乐走了气。
空气正想从那杯走了气的可乐里逃脱出来,气泡粘在水杯壁上,力量太弱了,爬不出来。
刘德伟用可乐浇灭了正在燃烧的香烟,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时间,快要迟到了,于是他带上门,再次下了楼。
早晨的北京,仿佛戴着用薄雾做好的眼罩,人们模糊的视线穿过都市的各个角落。
阳光穿过薄雾,使去往公司路上的积水反射出五颜六色的光圈。
刘德伟家离公司并不远,走路也就十分钟。
走出小区,然后要穿过一条马路,穿行的时候大多要等红灯,对此他早已经习惯。
公司楼下有家便利店,里面卖包子、豆浆之类的早餐,但他很少吃,便利店对他来说只是夜晚加班时购买香烟的地方。
每次购买时,他都会对着摆香烟的货架盯着看许久,不过最终都会选择同样的红色软包万宝路。
公司在大厦的八层,是一家新开的出版公司,刚大学毕业,他就在那里上班。
刚进公司的时候,他见缝插针地跟各个同事畅谈,聊自己的理想、阅读过的书籍、爱看的电影。
但后来由于公司效益不是很好,整个团队都陷入了低迷紧张的气氛,他也不再多说话。
他来了一年,一共策划了三本书,但卖得都不是很好,刚开始的激情已经被消耗得所剩无几,他曾跟老板强力推荐的小说只卖了五百余本,他每次失眠的时候都想起这事儿,想不出来是哪个环节出了错,在他看来,那是一本很好的小说,迫切希望出版那本书胜过呼吸。
为此事他跟公司老板争取过几次,最终这本书虽得以出版,但卖出的五百余本书中还包括作者自购的一百本。
老板并没有责备他的意思,作者对他也只有感激,但他依旧耿耿于怀。
有些人总是把所有的过错强加给自己,哪怕最终的结果并不是自己所致。
这天刘德伟照常打卡上班,他按下了电脑开关,拿着杯子去接了一杯水,坐下来等待电脑开机。
电脑开机以后,他第一时间打开邮箱,迫切想要看到当天的销量,刚打开,有人在背后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想起了高中时偷看小说时被班主任盯着的恐惧,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原来是老板。
“来一下我办公室。”
老板说。
老板办公室的窗开着,阳光照射进来,有些刺眼,刘德伟下意识地眯了下眼睛。
老板递给他一根烟,但他没有点燃。
两人的谈话并没有过于深入,只是简单地聊几句,是关于郭忠仁的书,老板希望他把更多精力放在其他书上面。
郭忠仁那本《无声》创下了公司的最差销量纪录,但是刘德伟还签了他另外两本尚未创作的书。
本来三本书要组成三部曲,但是由于第一本卖得实在过于差劲,刘德伟也选择了放弃。
他跟作者沟通,可以规划出一条采访路线,以自己的一些朋友为蓝本,写出一本较为有趣的故事集,现在市场上类似的作品销量比较好。
刘德伟也把这个想法跟老板说了,但是老板显得不是很情愿,但又不好打击他的热情,只是再次强调应该以销量为主。
聊天草草就结束了,最终老板递给他的那根烟也没有被点燃。
回到座位上,刘德伟收拾了一下桌子,在电脑上登录了微信,找到了郭忠仁的对话框,他们的聊天记录还是两周前的。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