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融列传第十三
窦融字周公,扶风平陵人也。
七世祖广国,孝文皇后之弟,封章武侯。
融高祖父,宣帝时以吏二千石自常山徙焉。
融早孤。
王莽居摄中,为强弩将军司马,东击翟义,还攻槐里,以军功封建武男。
女弟为大司空王邑小妻。
家长安中,出入贵戚,连结闾里豪杰,以任侠为名;然事母兄,养弱弟,内修行义。
王莽末,青、徐贼起,太师王匡请融为助军,与共东征。
及汉兵起,融复从王邑败于昆阳下,归长安。
汉兵长驱入关,王邑荐融,拜为波水将军,赐黄金千斤,引兵至新丰。
莽败,融以军降更始大司马赵萌,萌以为校尉,甚重之,荐融为巨鹿太守。
融见更始新立,东方尚扰,不欲出关,而高祖父尝为张掖太守,从祖父为护羌校尉,从弟亦为武威太守,累世在河西,知其土俗,独谓兄弟曰:“天下安危未可知,河西殷富,带河为固,张掖属国精兵万骑,一旦缓急,杜绝河津,足以自守,此遗种处也。”
兄弟皆然之。
融于是日往守萌,辞让巨鹿,图出河西。
萌为言更始,乃得为张掖属国都尉。
融大喜,即将家属而西。
既到,抚结雄杰,怀辑羌虏,甚得其欢心,河西翕然归之。
是时,酒泉太守梁统、金城太守厙钧、张掖都尉史苞、酒泉都尉竺曾、敦煌都尉辛肜,并州郡英俊,融皆与为厚善。
及更始败,融与梁统等计议曰:“今天下扰乱,未知所归。
河西斗绝在羌湖中,不同心戮力则不能自守;权钧力齐,复无以相率。
当推一人为大将军,共全五郡,观时变动。”
议既定,而各谦让,咸以融世任河西为吏,人所敬向,乃推融行河西五郡大将军事。
是时,武威太守马期、张掖太守任仲并孤立无党,乃共移书告示之,二人即解印绶去。
于是以梁统为武威太守,史苞为张掖太守,竺曾为酒泉太守,辛肜为敦煌太守,厙钧为金城太守。
融居属国,领都尉职如故,置从事监察五郡。
河西民俗质朴,而融等政亦宽和,上下相亲,晏然富殖。
修兵马,习战射,明烽燧之警,羌胡犯塞,融辄自将与诸郡相救,皆如符要,每辄破之。
其后匈奴惩乿,稀复侵寇,而保塞羌胡皆震服亲附,安定、北地、上郡流人避凶饥者,归之不绝。
融等遥闻光武即位,而心欲东向,以河西隔远,未能自通。
时,隗嚣先称建武年号,融等从受正朔,嚣皆假其将军印绶。
嚣外顺人望,内怀异心,使辩士张玄游说河西曰:“更始事业已成,寻复亡灭,此一姓不再兴之效。
今即有所主,便相系属,一旦拘制,自令失柄,后有危殆,虽悔无及。
今豪杰竞逐,雌雄未决,当各据其土宇,与陇、蜀合从,高可为六国,下不失尉佗。”
融等于是召豪杰及诸太守计议,其中智者皆曰:“汉承尧运,历数延长。
今皇帝姓号见于图书,自前世博物道术之士谷子云、夏贺良等,建明汉有再受命之符,言之久矣,故刘子骏改易名字,冀应其占。
及莽末,道士西门君惠言刘秀当为天子,遂谋立子骏。
事觉被杀,出谓百姓观者曰:‘刘秀真汝主也。
’皆近事暴著,智者所共见也。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