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为礼法之士所绳[52],疾之如仇,幸赖大将军保持之耳[53]。
吾不如嗣宗之资[54],而有慢弛之阙[55];又不识人情,暗于机宜[56];无万石之慎[57],而有好尽之累[58]。
久与事接,疵衅日兴[59],虽欲无患,其可得乎?又人伦有礼,朝廷有法,自惟至熟[60],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卧喜晚起,而当关呼之不置[61],一不堪也。
抱琴行吟,弋钓草野[62],而吏卒守之,不得妄动,二不堪也。
危坐一时,痹不得摇[63],性复多虱[**],把搔无已[65],而当裹以章服[66],揖拜上官,三不堪也。
素不便书,又不喜作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67],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68],欲自勉强,则不能久,四不堪也。
不喜吊丧,而人道以此为重,已为未见恕者所怨,至欲见中伤者;虽瞿然自责[69],然性不可化,欲降心顺俗[70],则诡故不情[71],亦终不能获无咎无誉如此[72],五不堪也。
不喜俗人,而当与之共事,或宾客盈坐,鸣声聒耳[73],嚣尘臭处,千变百伎,在人目前,六不堪也。
心不耐烦,而官事鞅掌[74],机务缠其心,世故烦其虑,七不堪也。
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75],在人间不止,此事会显[76],世教所不容,此甚不可一也。
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此甚不可二也。
以促中小心之性[77],统此九患,不有外难,当有内病,宁可久处人间邪?又闻道士遗言,饵术黄精[78],令人久寿,意甚信之;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
;一行作吏,此事便废,安能舍其所乐而从其所惧哉!
夫人之相知,贵识其天性,因而济之。
禹不逼伯成子高[79],全其节也;仲尼不假盖于子夏[80],护其短也;近诸葛孔明不逼元直以入蜀[81],华子鱼不强幼安以卿相[82],此可谓能相终始,真相知者也。
足下见直木不可以为轮,曲木不可以为桷[83],盖不欲枉其天才,令得其所也。
故四民有业[84],各以得志为乐,唯达者为能通之,此足下度内耳[85]。
不可自见好章甫[**],强越人以文冕也[87];己嗜臭腐,养鸳雏以死鼠也[88]。
吾顷学养生之术,方外荣华[**],去滋味[90],游心于寂寞,以无为为贵。
纵无九患,尚不顾足下所好者。
又有心闷疾,顷转增笃[91],私意自试,不能堪其所不乐。
自卜已审,若道尽途穷则已耳。
足下无事冤之[92],令转于沟壑也[93]。
吾新失母兄之欢,意常悽切。
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病。
顾此悢悢[94],如何可言!
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离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
足下若嬲之不置[95],不过欲为官得人,以益时用耳。
足下旧知吾潦倒粗疏[96],不切事情,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贤能也。
若以俗人皆喜荣华,独能离之,以此为快;此最近之,可得言耳。
然使长才广度[97],无所不淹[98],而能不营[99],乃可贵耳。
若吾多病困,欲离事自全,以保余年,此真所乏耳,岂可见黄门而称贞哉[100]!
若趣欲共登王途[101],期于相致,时为欢益,一旦迫之,必发狂疾。
自非重怨[102],不至于此也。
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103],欲献之至尊[104],虽有区区之意[105],亦已疏矣。
愿足下勿似之。
其意如此,既以解足下,并以为别[106]。
嵇康白。
——选自鲁迅校本《嵇康集》
嵇康谨启:过去您曾在山嵚面前称说我不愿出仕的意志,我常说这是知己的话。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