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10],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执[11],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12],而
朱穆所以绝交也[13]。
公诚能驰一介之使[14],加咫尺之书[15],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
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16],九牧之民所共称叹[17]。
燕君市骏马之骨[18],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19]。
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20],又能正之[21]。
正之之术,实须得贤。
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22],况贤者之有足乎!
昭王筑台以尊郭隗[23],隗虽小才,而逢大遇[24],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王[25],剧辛自赵往[26],邹衍自齐往[27]。
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28],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29]。
凡所称引[30],自公所知[31],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32]。
因表不悉[33]。
(本章完)
论盛孝章书
[东汉]孔融
【作者小传】孔融(153—208),字文举,汉末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县)人。
历任北海相、将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等职。
为人秉性刚直,先后触犯何进、董卓等权臣,受到他们的排挤。
后因屡次讥讽曹操,被杀害。
他好学博览,是汉末有名文士,为“建安七子”
之一。
其散文议论尖锐,富有气势,表现出鲜明个性。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他的文章“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
。
有《孔少府集》。
【题解】这是汉献帝建安九年(204),孔融任少府时向曹操推荐盛孝章的一封信。
盛孝章名宪,会稽人,也是汉末名士。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