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仆,尚何言哉!
尚何言哉!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
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34)。
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技,出入周卫之中(35)。
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36)?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
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
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37),素非相善也。
趣舍异路(38),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欢(39)。
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其素所畜积也(40),仆以为有国士之风。
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
今举事壹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41),仆诚私心痛之。
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42),垂饵虎口,横挑彊胡(43),卬亿万之师(44),与单于连战十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45),乃悉徵左右贤王(46),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
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
然李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流涕,沬血饮泣(),张空弮(48),冒白刃,北首争死敌。
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49)。
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
大臣忧惧,不知所出。
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悽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50)。
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51),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
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汉。
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
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
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功(52),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53)。
未能尽明,明主不深晓,以为仆沮贰师(54),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55)。
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
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壹言。
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56),谁可告愬者(57)!
此正少卿所亲见,仆行事岂
不然邪?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58),而仆又茸以蚕室(59),重为天下观笑。
悲夫!
悲夫!
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60),文史星历近乎眩卜祝之间(61),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62),流俗之所轻也。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螘何异(63)?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65);其次,关木索、被菙楚受辱(66);其次,鬄毛发、婴金铁受辱(67);其次,毁肌肤、断支体受辱;最下腐刑(68),极矣。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