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置姜氏于城颍(34),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35)。”
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36),闻之,有献于公。
公赐之食。
食舍肉(37)。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君之羲(38)。
请以遗之(39)。”
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40)!”
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41),遂而相见(42),其谁曰不然?”
公从之。
公入而赋(43):“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44)!”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45)!”
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46):“颖考叔,纯孝也。
爱其母,施及庄公()。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48)。
’其是之谓乎?”
【注释】
(1)初:当初,从前。
故事开头时用语。
(2)郑武公:春秋时诸侯国郑国(在今河南新郑)国君,姓姬,名掘突,武为谥号。
申:诸侯国名,在今河南南阳,姜姓。
(3)武姜:武谥郑武公谥号,姜谥娘家姓。
(4)庄公:即郑庄公。
共(gōng)叔段:共是国名,叔为兄弟排行居后,段是名。
(5)窹(wù)生:逆生,倒生,即难产。
(6)恶(wù):不喜欢。
(7)亟(qì):多次屡次。
(8)制:郑国邑名,在今河南荥阳县虎牢关。
(9)岩邑:险要地城邑。
(10)虢(guó)叔:东虢国国君。
(11)佗:同“他”
。
唯命:“唯命是从”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