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提问有禁忌不该问的绝对不问-《问话的技术 吴学刚 京东》

(第4页)
🎁美女直播

听到第一句话时小张还笑呵呵的,但听到第二句话,他就脸红了,这才意识到自己不该在领导面前说小李的这些事情,现在,领导算是对自己有看法了。

通常情况下,那些随意说同事的隐私的下属,在领导面前,无非只有两个标签:说三道四、不可靠。

如果你连自己的工作都没做好,就去说这些事情,那领导更有理由责怪你:“不好好工作,却是乱嚼舌头根子。”

到时候,只会让领导心生厌恶。

在日常交际中,人们总因为事业或生活遭遇一些烦心事,如事业遭遇“瓶颈”

;家庭不和睦;儿女升学问题,等等。

通常情况下,人们总会将这些事情埋藏在心底,不愿意在被人知道。

当然,有时候,人们也会因心里太过苦闷,而向身边的人吐露几旬,以解内心苦闷情绪,这时我们作为听者,应该善于了解对方的苦衷,对于一些问题,不宜多问。

3.问什么也别问别人的隐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一些压在心里不愿为人知的事情。

在朋友之间的闲聊调侃中,哪怕感情再好,也不要去揭别人的短,把别人的隐私公布于众,更不能拿来当做笑料。

每个人都有一些不愿让外人知道的事情,如经济收入、健康状况、年龄、经历等,因人而异。

与朋友相处时,对他的隐私我们要给予绝对尊重,不能认为这是朋友对你的隐瞒而千方百计地探问,否则,很可能与朋友产生间隙,甚至导致关系破裂。

没有尊重就没有友谊,就好像没有基石就不可能筑起大厦一样。

那么,尊重从何开始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尊重只有在自尊自爱的基础上才能产生。

做他人的朋友也意味着做自己的朋友。

自尊自爱是件有益的事,人人都应当自爱。

懂得自爱的人往往关心自己,这不仅是交际中的重要之事,也是为人处世的重要之事。

隐私权在西方社会是一种很普遍的公民权利,是最基本的人权之一。

比如自己的私生活,一般不会让朋友过问;自己的财产,也不会轻易向朋友公开;除非受到邀请,是不会随便去朋友家中“串门儿”

的;除非相约,是不会与朋友一起“吃一顿”

的……

事实上,对隐私权的保护,我国早已有之,古代圣贤大儒均视其为人性的基本部分,对其极为尊重。

从我国的建筑风格来看,无论王侯豪宅,还是百姓草堂,外皆有高墙围护,内设院落分隔,既有曲径相通,又有门窗相隔,无非是为保护自己有一个相对幽静、自由的空间,免受烦扰,放松身心,这不就是在保护隐私吗?

苏苏是出了名的“大嘴巴”

,她总喜欢追问人家:“工资多少?”

“你今天干什么了?”

“昨天看你眼睛红红的,怎么了?跟老公吵架了?”

然后,她就跟自己的好朋友分享一些“新闻”

,那些“新闻”

也就是谁又离婚了、哪位同学又傍了个大款、谁的老公在外面又有外遇了。

苏苏总是热衷于这样的话题,似乎看着别人家庭的不幸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

只要一有风吹草动,苏苏就急忙约上闺密一起谈论这些事情,并在一起讨论、分析。

有一次,苏苏在外面喝茶的时候,偶然看见办公室同事美琳的老公正与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喝茶。

苏苏想起美琳平时总是心高气傲,还逢人就夸自己老公如何如何能干,现在看到她老公做出这样的行为,苏苏不禁暗暗发笑。

次日上班的时候,“大嘴巴”

苏苏就跟办公室的同事分享了这一“新闻”


(第4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