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车,直呼仿佛到了天堂。
我连打电话给小添爸爸都没有力气了,只想说:整个身体都不是我的了……我恨不得直接躺在后排,但是理智阻止了我。
“怪不得攻略里有人说,梧桐山只能一年爬一次,爬了一次,要花一年才能恢复!”
小添放下书包,四仰八叉地靠在后排座椅靠背上,“我今天上山下山徒步10多公里是不是很厉害?”
啥?一年爬一次?我顿时觉得自己被娃卖了还在替她数钱……TAXI大叔对我们说:“像泥们不太锻炼的银啊,要回去痛个si天的啦!”
我:“啥?十天!”
“不不不,si天啦si天!
泥表看那六七十岁的老银爬的比泥还快哪!
duangduangduang就上趋啦,偶和泥说啦,腿痛痛好了,就开系腰酸背疼的啦……”
唉唉唉,现在就已经腰酸背痛的啦!
手机里深圳的朋友发来消息:你们居然爬梧桐了?我们都叫他“吾同”
就是两条腿都不是自己的意思。
哈哈,吾同,还真的是吾同。
我俩在后排笑着靠在一起,虽然腿还在颤抖,手已举不起来,但是今天还是很努力的不是?
一起看了美好的景色,从秀桐道这个无人区手脚并用,爬到了山顶。
然后暴走,对我们来说,做好了攻略,计划赶不上变化。
好歹夕阳看了个七七八八,雾海下的盐田真心难忘。
今天下山,又经历了一次“小马过河”
,就算问了别人,别人觉得适合我们的道儿,我们也不一定适合。
“其实下山时候抛开安全问题,走凌云道会不会比好汉坡好一些?”
我想了一想,“我是不是要和你说一声对不起啊,其实我应该尊重你的意见,你是做过攻略选择出来的最短路径吧。”
“是的,没关系啊,我可以以后再去凌云道,不过后来听取卖水叔叔的话是我们一致同意的,不要紧啊。”
小添回答。
其实有些时候,我们对孩子会有许多顾虑,担心这个怕那个,以爱之名让孩子跟随着我们所认为正确的脚步,这也是我教育上要反思的。
好在决策不是我一锤定音的,大家都是决策者。
“现在六点了呢。”
我说。
深圳的日落比较晚,天还亮着。
真是夕阳无限好,只是无心赏。
“是的呢,六点了哎!
妈妈,还好听你的,我们下山走了那么久,万一真的天黑了,是会不安全的。”
“哈哈,说明了大家可以彼此参考一下对方的意见,有商有量就好啦。”
其实今天我也有考虑正确的地方,最终结果也得到了小添的认同。
其实我的心里还在想:如果今天走的是凌云道,结果会如何呢?会因为陡峭发生意外?会很快地顺利到达山脚后去植物园游玩?又或许会选择碧桐道下山?
但这世界,没有如果。
书名的由来和心语
(第5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